找到28条文献
获取范围
资源类型
年份
语种
来源数据库
作者
机构
已选择0清除批量引用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被引频次
每页 20 条
< 1 / 2>
1.孔石莼化学成分研究
periodical_zgyxzz200808007
[期刊论文]卢启洪徐娟华赵昱-《中国药学杂志》CSTPCD北大核心2008年8期
摘要:目的 研究石莼属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和凝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孔石莼石油醚部位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二氯苯基)-2,4-二氯苯甲酸酯[(2,4-dichlorophenyl)-2,4-dichlorobenzoate,Ⅰ]、N-苯基-2-萘胺(N-phenyl-2
孔石莼(2,4-二氯苯基)-24-二氯苯甲酸酯Ⅳ-苯基-2-萘胺甲氧基黄酮对乙氧基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8下载:89
2.海藻孔石莼化学成分研究
conference_6128246
[会议论文]徐娟华卢启洪赵昱2005第七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
摘要:目的:研究海藻孔石莼UlvapertusaKjellm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现代色谱技术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用MS、1HNMR、13CNMR(DEPT)等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现已在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中鉴定了5个化合物(Ⅰ~V)的结构,即化合物Ⅰ为植物醇(transphytol),化合物Ⅱ为薄荷醇,化合物Ⅲ为N-苯基-2-萘胺,化合物Ⅳ为对乙氧基苯甲酸,化合物V为谷甾醇-5-烯-
孔石莼植物醇薄荷醇N-苯基-2-萘胺对乙氧基苯甲酸谷甾醇-5-烯-3-醇化学成分
引用
下载:39
3.目录海藻孔石莼化学成分研究
thesis_D454706
[硕士论文]卢启洪生药学浙江大学2006
摘要:孔石莼医用价值研究较少,国外关于这方面研究工作在逐渐增多。据已有文献报导孔石纯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凝血、降血脂、降胆固醇和防止皮肤衰老等药理活性。本论文比较全面地对孔石纯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硅胶、反相硅胶(RP-18)、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大孔树脂等多种分离材料及多种分离技术,结合现代各种先进的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COSY,
孔石莼芳香性化合物化学成分生长发育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6下载:64
4.孔石莼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分离与结构鉴定
conference_3202535
[会议论文]吴志军徐祖洪李智恩2001第7届中国海洋湖沼药物学术研讨会
摘要:作者对孔石莼乙醇提取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十一个化合物,分别为erythro-octadecasphinga-4,8-dienine-N-palmitate(1),1-氧-十六碳烯酰基甘油-4'-氧-(N,N,N-三甲基)-高丝氨酸(2),十六碳酸单甘油酯(3),1-氧-十四碳酰基-β-D-半乳糖(4),1'-氧-十四碳烯酰基-3'-氧-β-D-半乳糖基甘油(5),1'-
绿藻孔石莼化学成分结构鉴定海洋药物
引用
下载:13
5.孔石莼脂溶性化学成分分析
periodical_hykx200005002
[期刊论文]吴志军熊慧萍李智恩-《海洋科学》北大核心CSTPCD2000年5期
摘要: 孔石莼(UlvapertusaKjellm)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的野生绿藻,其资源极为丰富.据<中国海洋药物辞典>记载,其具软坚散结、利水消肿、降压之功效.在我国民间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水肿、高血压等症.在我国沿海地区,除了传统上的少量食用和民间药用外,仅有一些作为饲料和肥料.关于孔石莼化学成分研究,已有不少文献报道[1,2].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绿藻资源,作者对青岛产
GC-MS孔石莼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2下载:40
6.绿藻孔石莼脂类化学成分研究
periodical_zgzyzz200715012
[期刊论文]徐娟华卢启洪赵昱-《中国中药杂志》CSTPCD北大核心2007年15期
摘要:目的:研究石莼属植物孔石莼脂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孔石莼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脂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顺式细辛醚(cis-asarone,1)、反式-细辛醚(trans-asarone,2)、欧细辛醚(γ-asarone,3)、植物醇(trans-phytol,4)、植物醇硬脂酸酯(phytyl-stearate,5)、
孔石莼细辛醚植物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5下载:53
7.目录三种海洋生物抗胶质瘤活性成分研究
thesis_Y3011332
[硕士论文]陈璐海洋科学浙江大学2016
摘要:胶质瘤是最常见和最恶性的脑肿瘤。包括替莫唑胺在内的现有抗胶质瘤药大多是以细胞毒为原理的烷化剂,不能满足胶质瘤治疗的需求,迫切需要研发抗胶质瘤新药物。海洋天然活性物质是抗肿瘤新药或先导化合物发现的源泉。  本论文研究了海滩湿地耐盐碱植物碱菀(Tripolium vulgare Nees)和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的共生菌HZP-2216E和HZS菌株化学成分及它们的抗胶质瘤活性。用
碱菀海藻孔石莼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2下载:72
8.绿藻孔石莼化学成分研究
periodical_zcy201722006
[期刊论文]房芯羽周三刘洋-《中草药》北大核心CSTPCD2017年22期
摘要:目的 研究绿藻孔石莼Ulva pertusa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Diaion HP-20、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孔石莼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植物醇(1)、3-吲哚甲酸(2)、1-O-十六碳酰基-3-O-(6'-硫代-α-D-脱氧毗喃葡萄糖基)甘油(3)、(2S)-
绿藻孔石莼3-甲基亚砜基丙酸3-氯丙酸6-乙烯基己内酯8-羟基-(6E)-辛烯酸3-乙氧基丙酸
引用
被引:11
9.目录大型海藻角叉菜活性成分研究
thesis_D02056083
[硕士论文]李峰环境科学大连海洋大学2019
摘要:本文以大连黄渤海域的大型海藻——角叉菜为原料,研究其中化学成分及清除自由基、抑制ACE和PEP等活性。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角叉菜的乙醇提取物进行梯度萃取,得到三种极性大小不同的浸膏。通过多种色谱分离、纯化方法相结合,对角叉菜各浸膏部分进行系统的分离,获得12种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NMR、MS等)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其中5种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胆甾醇、角叉菜甘油糖脂
大型海藻角叉菜化学成分多糖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5下载:21
10.目录孔石莼多糖的结构及其铁(Ⅲ)配合物的免疫功能研究
thesis_D02400917
[博士论文]高鑫化学工程与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摘要:含量较高,而孔石莼免疫活性多糖的结构以及调节机理尚不清晰,因此,对孔石莼中免疫活性多糖的分子结构及相关调节机制研究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绿藻孔石莼(Ulvapertusa)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孔石莼多糖,通过对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活性和吞噬能力的影响筛选出免疫活性最佳的活性多糖片段UPP;确定了UPP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对UPP的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和体内
孔石莼多糖多糖铁配合物结构表征免疫调节活性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6下载:37
11.目录大型海藻孔石莼对赤潮微藻克生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克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thesis_Y829270
[博士论文]金秋水生生物学中国海洋大学2005
摘要:生物防治是其治理的发展趋势。生物防治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甚至具有保护作用。这一防治策略对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建立与维护,以及对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有关赤潮研究中,海洋化学生态学已经成为新兴的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相生相克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包括各种生物之间的生长促进和抑制作用。本文研究了大型绿藻孔石莼对几种赤潮微藻的克生作用,并初步分离和鉴定了其抑制赤潮
克生作用克生物质孔石莼赤潮微藻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39下载:92
12.目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及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用于富硒生物样品中硒化学形态组成及分布规律研究
thesis_Y1338432
[博士论文]仲娜海洋化学中国海洋大学2007
摘要:作为大型食用经济藻类,目前在我国养殖规模很大,因此被选作本文富硒培养和研究对象。 根据上述测得各微量元素浓度,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藻类进行化学识别,大致反映了影响不同门类元素特征的主要因素以及各个门类的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析得出:萱藻和叉开网翼藻、海带和海木耳分别聚为一类,均属于褐藻门类,三叉仙菜、真江蓠、带状蜈蚣藻、条斑紫菜、珊瑚藻相似度较高为一类,属于红藻门,而绿藻门的两种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效液相色谱富硒生物样品化学形态组成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29下载:997
13.目录绿藻孔石莼中克生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thesis_Y989495
[硕士论文]康凯生药学中国海洋大学2006
摘要:竞争中争夺生存空间,保障物种繁衍。 孔石莼是一种资源量较大的大型绿藻,在我国主要海区均是优势物种。前期研究表明,孔石莼对几种赤潮藻具有克生活性。本文在已有前期工作基础上,筛选、分离、鉴定了大型海藻孔石莼中的克生物质,并初步评价其克生作用。 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等方法,对采自中国青岛沿海的绿藻孔石莼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得到1 8个单体化合物。运用<'1>H-NMR,
绿藻孔石莼克生活性物质克生效应化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5下载:75
14.目录孔石莼和真江蓠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及对高尿酸血症小鼠降尿酸效果研究
thesis_D547791
[硕士论文]常宝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国海洋大学2014
摘要:有效化学成分;用氧嗪酸钾盐腹腔注射小鼠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并测定了真江蓠水相组分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两种藻类乙醇提取物的浸提条件:真江蓠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时间3h,浸提温度55℃,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6。孔石莼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时间4.5h,浸提温度65℃,乙醇浓度90%,料液比1:8。  实验用乙酸乙酯分别萃取两种
孔石莼真江蓠黄嘌呤氧化酶乙醇提取物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9下载:125
15.目录孔石莼中防污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
thesis_Y1503321
[硕士论文]狄兰兰分析化学中国海洋大学2009
摘要:其中,从生物体中分离提取防污活性物质是重要途径之一。孔石莼是我国黄海沿海常见的大型藻类植物,其自身具有防止其它污损生物附着的机制。本论文即以孔石莼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手段分离提取防污活性物质。 本文采用两种工艺对孔石莼进行了溶剂提取,分别得到防污活性提取物UPAFS-A和提取物UPAFS-B。对硅藻生长的抑制率>90%的情况下,提取物UPYPAFS-A所需浓度为0.4mg/ml,而提取物
孔石莼生物污损防污活性物质硅藻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8下载:102
16.目录大型海藻对有害赤潮微藻克生效应的实验生态学研究
thesis_Y1112183
[博士论文]王仁君生态学中国海洋大学2007
摘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找到一种既能抑制赤潮微藻生长又能吸收水体中营养盐的经济型水生生物,达到治标治本,应是最为理想的赤潮防治途径。其中利用大型海藻与微藻间的相互作用来预防或控制赤潮是一个新研究方向。 本文研究三种代表性的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绿藻)、小珊瑚藻 (Corallina pilulifera)(红藻)和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
克生作用克生物质赤潮微藻实验生态学孔石莼小珊瑚藻鼠尾藻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30下载:181
17.目录大型海藻及纳米材料对赤潮中肋骨条藻的抑制作用研究
thesis_Y1337898
[硕士论文]安蓁环境科学中国海洋大学2008
摘要:并采用液液萃取和硅胶柱层析方法分离长浒苔中的化感物质,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其主要成分,揭示大型海藻长浒苔抑藻化学基础。选择乙酸乙酯萃取相B,通过考查其对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离子选择透过性以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抑藻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8种大型海藻干粉末的水浸体液的抑藻120h的半效应浓度值(EC(50,120h))依次为:紫菜0.6g/
大型海藻纳米材料中肋骨条藻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3下载:133
18.羽藻和缘管浒苔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
thesis_Y1926646
[硕士论文]商飞生物工程中国海洋大学2011
摘要:抑制率达40%以上,绿藻门的羽藻、孔石莼、缘管浒苔对酪氨酸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羽藻的抑制率最高,达78%,其次是缘管浒苔40.24%,红藻门的细枝软骨藻和褐藻门的角叉菜对酪氨酸酶则表现为反向激活作用,激活率分别为18.18%和20.45%。   2.采用恒温水浴浸提法对羽藻和缘管浒苔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浸提溶剂为乙醇溶液、浸提料液比为1:12,浸提温度为40℃。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
海洋藻类缘管浒苔提取物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9下载:168
19.目录天然防污产物的筛选及红树植物防污策略研究
thesis_Y2524748
[硕士论文]冯丹青海洋生物学厦门大学2007
摘要:确定其防污活性组分,并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层析技术从中逐步分离、纯化出天然防污产物,以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分子结构,对其防污作用机制也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白脊藤壶金星幼体附着抑制实验和海区挂板试验从生物农药中直接筛选防污活性物质,分析其构效关系,另外还首次研究了海洋高等植物红树植物的防污策略,主要结果如下。  1、对孔石莼(Ulva pertusa)、海黾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
天然防污产物红树植物溶剂提取活性组分分子结构色谱层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4下载:113
20.目录浙江沿海典型大型藻类资源活性物质利用研究
thesis_D01620087
[硕士论文]李勇渔业资源上海海洋大学2017
摘要:明显,范围从1.78±0.06mg/100g至186.33±7.06mg/100g,总体上绿藻的总色素含量最高,褐藻的总色素含量最低,其中海绿色刚毛藻和羽状羽藻总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藻类。本研究还表明,海藻色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尤其是铁钉菜色素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2)大型藻类GC-MS化学成分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浙江典型大型海藻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并
大型藻类资源活性物质生物活性抗病毒作用抗氧化性免疫活性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3下载:73
已选择0清除批量引用
1 2

手机版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