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7条文献
获取范围
资源类型
年份
语种
来源数据库
作者
机构
已选择0清除批量引用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被引频次
每页 20 条
< 1 / 2>
1.目录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结构耐药新型抑制剂作用机制研究
thesis_Y2125867
[博士论文]李青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摘要:NA抑制剂效果并探明其结构基础;3)研究NA对现有药物耐药机制。   首先,2009甲型HIN1大流感暴发后,本课题组在第一时间内通过杆状病毒系统表达及纯化了2009大流感病毒典型毒株神经氨酸酶头部区域重组蛋白(09N1),并解析了其晶体结构。我们发现09NI(从序列上属于第一组)缺乏传统认为的第一组NA所特有的150-洞,这对经典的NA分组观点提出了挑战,因而我们将09N1归为非典型的第一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晶体结构抗流感药物抑制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6下载:435
2.目录基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结构抑制剂设计合成生物活性评价作用机制研究
thesis_Y3252640
[硕士论文]张山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
摘要:流感(Influenza)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每年的季节性流感及近年突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如H5N1H7N9)事件使人们意识到开展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以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为代表的化学药物oseltamivir(达菲)和zanamivir(瑞乐沙)是防治流感的重要手段。但随着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大量耐药株不断出现,寻找新型抗流感
流感病毒抗病毒药神经氨酸酶药物化学
引用
3.目录新型抗流感药物的设计合成活性评价作用机制研究
thesis_Y3974497
[博士论文]王鹏飞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
摘要:Oseltamivir作用机制与使用局限性,通过不同的修饰策略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一系列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新型衍生物。  Zanamivir分子极性大半衰期短体内清除率高,本研究设计对其进行胆固醇修饰,利用胆固醇分子的脂溶性和对体内各种脂蛋白及脂膜的高亲和力,改善药物分子的药代性质,延长半衰期。本论文通过分析Zanmaivir与NA的结合模式,选择在Zanamivir的非活性位点C7位通过不同长度的聚乙二醇连接
抗流感药物神经氨酸酶Zanamivir缀合物Oseltamivir衍生物流感病毒抑制剂
引用
4.目录抗流感候选化合物15b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新型HIV--1衣壳蛋白抑制剂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thesis_Y3813671
[硕士论文]黄天广药学山东大学2021
摘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已经成为当下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艾滋病的流行情况让人担忧,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亟需深入研究HIV-1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以开发出疗效好作用耐药性优异新型抗艾滋病药物。  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CA)在HIV-1复制的早期和晚期阶段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抗流感候选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下载:58
5.目录蛋白激酶抑制剂Roscovitine靶向PB2抑制流感病毒复制作用机制
thesis_Y3745650
[硕士论文]黄琪药学南方医科大学2020
摘要: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但是临床上已出现多种对这上述两种类药物耐药流感病毒株,使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的发展应用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人们迫切想要寻找到不同于现有作用机制新型抗流感药物。  流感病毒PB2cap结构域基因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已成为抗病毒药物研究重要靶标之一。然而一个全新的药物从研发到进入临床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因此,对目前己存在且己知安全性的药物进行抗病毒活性研究则可以明显缩短研究周期,如
蛋白激酶抑制剂PB2蛋白流感病毒复制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下载:23
6.目录香豆素类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筛选及多靶点抑制机理分析
thesis_D03584315
[硕士论文]马蓓药学重庆理工大学2024
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病毒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此外,流感病毒很容易变异,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赶不上病毒的快速突变步伐。抗流感药物NIs(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但临床上已经出现对神经氨酸酶类药物严重耐药突变株。因此需要设计具有多靶点更好的抗病毒效果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强的耐受性新型结构NIs药物。基于文献报道一些香豆素衍生物,可能作为新
流感病毒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香豆素衍生物多靶点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下载:7
7.目录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设计合成与初步活性研究
thesis_Y1352578
[博士论文]张杰药物化学山东大学2008
摘要:神经氨酸酶其与底物的共结晶结构均已被阐明,同时基于结构药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发展使一类新型流感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设计合成与筛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研究热潮。 第二部分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路我们通过初步筛选本实验室已有的化合物对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发现N-乙酰-L-羟脯氨酸对神经氨酸酶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因此我们以N-乙酰-L-
抑制剂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抗病毒药物细胞因子呼吸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2下载:466
8.目录H7N90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评价模型的建立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发现
thesis_Y2818294
[硕士论文]魏燕楠药学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
摘要:奥司他韦等作为SA类似物也可与人体组成性NA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产生药物副作用,临床表现为幻觉行为异常惊厥和精神错乱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出于减少耐药和避免NPAEs双重考虑,寻找非底物类似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成药库为基础寻找新型非SA类似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首先应用野生高致病流感毒株[A/Viet Nam/1203/2004(H5N1)]NA酶学
H7N90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评价模型流感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下载:105
9.目录新型甲型流感病毒PAN抑制剂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thesis_D02187196
[硕士论文]廖奕贤微生物学华南农业大学2020
摘要:抗流感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在病毒生命周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抑制PAN活性可有效抑制病毒基因组的转录,进而抑制流感病毒增殖,是目前研发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新靶标。  大量晶体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表明,PAN催化活性中心含有双核金属Mn2+活性位点,结合结构中的Mn2+可有效抑制该酶的活性。此外,PAN存在着多个活性空腔,结合多位点抑制剂可有效增强抑制剂与PAN的亲和力。因此,本论文
甲型流感病毒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PAN抑制剂合成多酚衍生物构效关系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下载:26
10.目录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扎那米韦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thesis_D02492251
[硕士论文]王天池制药工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
摘要: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起病急发病快容易引起局部大爆发等特点,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神经氨酸酶作为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在病毒及微生物侵染宿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继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和病毒疫苗之后的一类全新作用机制流感预防与治疗药物,对各亚型流感病毒具有广谱有效耐药良好耐受性等优点。目前,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扎那米韦衍生物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下载:17
11.目录抗甲型流感病毒多肽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
thesis_Y3116466
[硕士论文]林冬果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南方医科大学2016
摘要:肽部分的HA-FP-O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在HA2亚基的茎部存在一保守的“疏水性口袋”能与SKKWK相互作用。由此可知,S-KKWK能与HA2亚基的一疏水区域相结合,从而阻止HA构象的变化,阻止病毒进入宿主。  结论:  1S-KKWK是对H1N1和H3N2流感病毒都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且S-KKWK及其衍生物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病毒株也有抗病毒活性。据此推测
多肽化合物病毒进入抑制剂药物设计合成工艺抗病毒活性甲型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下载:132
12.目录杨梅素及二氢杨梅素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thesis_Y3475092
[硕士论文]刘淼淼药学南方医科大学2018
摘要:流感PB2cap抑制剂进行研发。  研究目的:  本课题拟研究杨梅素和二氢杨梅素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作用机制,明确认其作用靶点,并结合杨梅素与二氢杨梅素的体外抗炎作用研究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免疫调控机制。以期从天然产物中发掘和开发新型抗流感药物,为解决抗流感化药的药性单一耐药和副作用等问题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研究方法:  1.以帽结合实验和荧光偏振实验作为PB2cap活性评价方法,筛选天然
甲型流感杨梅素二氢杨梅素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4下载:116
13.目录A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耐药机制新型抗流感药物研究
thesis_Y3481619
[博士论文]吴燕微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
摘要:并阐明了作用机制。其中在与加拿大Mario Pinto课题组合作中发现一种新型NA抑制剂(MS-257)将oseltamivir和zanamivir的优点集于一身,通过解析野生型N2及三种突变体(E119VI222L和E119V/I222L)与MS-257的复合物结构阐明了其作用方式。抑制实验结果显示MS-257对于N2-Q136K09N109N1-H274Y及09N1-I222R/H274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耐药机制抗流感药物
引用
14.目录神经氨酸酶天然产物抑制剂作用模式研究和虚拟筛选
thesis_Y2337320
[硕士论文]靳玉瑞药物化学河北医科大学2013
摘要:分为两组,组1包括N1N4N5N8,组2包括N2N3N6N7N9,两组NA在“150-环”和“150-空腔”处存在明显结构差异。但同属于组1 NA的09N1(来自2009H1N1)在“150-环”处结构更类似于组2 NA。随着流感病毒不断变异和耐药性问题的愈演愈烈,加速开发新型耐药性NAI变得刻不容缓,而基于09N1结构NAI发现和机制探索可能为新型NAI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天然产物临床疗效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下载:219
15.目录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与抑制剂互作机制研究
thesis_Y2747092
[硕士论文]吴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摘要:氨基酸构成,对于抑制剂的结合起重要作用新型抑制剂研发的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靶向150-洞。,因此研究150-洞的形成机制其与抑制剂之间的关系对于新型流感病毒抑制剂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N2亚型NA与小分子抑制剂oseltamivir carboxylate和zanamivir结构研究中发现,N2的150-loop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开放状态的150-loop,而D147在形成开放的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结构基因表达
引用
16.目录基于靶标结构与表型筛选新型流感病毒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thesis_Y3964602
[博士论文]鞠翰药物化学山东大学2022
摘要:不同结构骨架和新颖作用机制,可以作为新型抗流感先导化合物供后续研究。  综上所述,本论文以发现新型高效耐药抗流感先导化合物及候选药物为目的,从基于经典靶标NA全新结合位点150-腔的药物设计和基于新颖靶标PA-PB1相互作用药物设计出发,综合运用骨架跃迁多样性取代修饰等药物化学策略,设计并合成了3类共计71个目标化合物,经过靶标活性细胞活性和成药性评价,最终发现了3个(ⅠD-3d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PA-PB1相互作用表型筛选候选药物先导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下载:84
17.目录蟾蜍源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研究
thesis_Y3975202
[博士论文]李玲慧病原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
摘要:病毒基因组,这对流感病毒起源进化和宿主范围提出了新的疑问。通过序列比对分析,我们发现武汉亚洲蟾蜍源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分子与现有NA亚型的差异性很大,与B型流感NA相似性相对较高。本文的第一部分对蟾蜍源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分子的酶活功能和结构特点以及与抑制剂作用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体外酶活实验发现,与来源于蝙蝠的N10和N11不同,WuhanasiatictoadinfluenzavirusNA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蟾蜍源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引用
18.目录靶向禽流感H5N1包膜蛋白进入抑制剂筛选机制研究
thesis_Y2406504
[硕士论文]李湘潋药理学南方医科大学2013
摘要:扎那米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只能注射,限制了其对流感的防治应用和效果。积极研究防治流感病毒药物,尤其是新作用机制药物,不仅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挑战,也是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作用流感病毒包膜血凝素蛋白的病毒进入抑制剂,是一类新机制抗流感药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目前研究发现,很多黄酮鞣酸生物碱及萜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流感作用,因此天然来源的单体化合物是抗流感药物的重要来源。
进入抑制剂流行性感冒病毒双黄连口服液茶多酚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9下载:247
19.目录寡聚噻吩及皂苷类衍生物抑制流感病毒进入靶细胞作用机制
thesis_Y2910856
[博士论文]申新田药理学南方医科大学2015
摘要:进一步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化合物1-3结构中的马铃薯三糖和苷元均为活性必要片段。  目的:  本研究流感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作为新型抗流感药物作用靶点,建立假病毒高通量筛选模型,基于本实验室发现的病毒进入抑制剂分子骨架,合理设计小分子类流感病毒进入抑制剂,并筛选其抑制H5N1流感病毒进入的活性;进一步研究活性化合物抑制H5N1流感病毒入胞机制;针对血凝素的易突
流感病毒靶细胞抗流感药物寡聚噻吩皂苷类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被引:1下载:163
20.目录Triazavirin的合成工艺优化新型核苷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病毒活性研究
thesis_Y3659947
[硕士论文]刘涛药学山东大学2017
摘要:和孩子效果不佳;绝大部分流感流行病毒株已经对金刚烷胺类M2离子通道抑制剂产生了严重耐药性;对包括对流感特效药奥司他韦(达菲)等NA抑制剂耐药性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有必要开发全新结构作用机制流感病毒抑制剂。  Triazavirin是由乌拉尔联邦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生物制药技术中心历经20余年共同研制的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于2015年在俄罗斯上市。Triazavirin与盐酸阿比多尔
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核苷类似物药物设计合成工艺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下载:30
已选择0清除批量引用
1 2

手机版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