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3条文献
获取范围
学位年度
学科分类
  • 政治、法律(9)
  • 经济(8)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4)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语种
来源数据库
导师
已选择0清除批量引用
排序:
相关度
学位授予时间
被引频次
下载量
每页 20 条
< 1 / 2>
1.新时代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借鉴和路径探索thesis_D03838818
[硕士论文]耿聆晓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24
时代市域现代化历史借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2.论马克思的“中介”思想thesis_D03838819
[硕士论文]李聪哲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24
马克思中介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3.目录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基础与实践诉求
thesis_Y4367292
[硕士论文]井小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20
摘要:实现中国人民自由安定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价值理想。要实现这一价值理想,核心在于保障好人民主体地位,让中国人民真正跳出历史治乱的周期循环。在当代中国,要保障好人民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坚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在新时代的具体表达和时代表达,还是党的群众观点路线的丰富发展,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正是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指引下,
习近平人民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下载:1
4.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thesis_D03838820
[硕士论文]张伟伟应用经济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24
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理论实证研究
引用
5.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困境及对策--以咸宁市Z村为例thesis_D03838821
[硕士论文]张钰婷政治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24
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困境对策咸宁市
引用
6.目录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分析——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论、规律论、系统论
thesis_Y938037
[硕士论文]崔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为基点,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原理为指导,通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从哲学角度分析论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全文结构如下: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结构:(一)发展理论概述。(二)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意义和内在结构。。 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论:(一)以人为本由来探析(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与
科学发展观内在结构哲学视角效率调节公平兼顾
引用
被引:6
7.目录论“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
thesis_Y938039
[硕士论文]焦海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论述了“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   第一部分,在深入剖析当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推动作用,以及由于科技与人文分离而导致的环境、伦理道德堕落、科技异化与人性异化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   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以人为本”科技发展观的内涵、具体要求和价值意蕴;   第三部分,提出落实“以人为本”科技发展观的现实途径。
科技发展观人才培养自主创新以人为本
引用
被引:3
8.目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thesis_Y938035
[硕士论文]马艾合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利用近年来农民收入问题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分析了农民收入的变动特征,并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本质特征,旨在说明: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在本质上发生了改变,越来越表现为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时必须跳出就农民论农民,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旧圈子,而必须要把农民收入问题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把农民收入和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民增收剩余劳动力转移
引用
被引:2
9.目录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与市场机制相融性问题研究
thesis_Y938060
[硕士论文]陈锋正政治经济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依托马克思所有权理论、西方产权理论和市场机制理论,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际出发,针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特征,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困境及原因:超经济力量的存在、产权界区不清晰、权能结构不合理、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道德约束缺失等。最后,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走出困境的对策思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产权基础、法律保障和道德支撑的市场环境,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
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市场机制融合演进过程
引用
10.目录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经验及发展思路研究
thesis_Y938029
[硕士论文]崔志胜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旨在围绕中国先进文化发展问题,在对先进文化的概念做出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对先进文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做出了论证,在阐述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经验,并具体探讨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的新发展观,同时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路径作了前瞻性的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从语义学角度,结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江泽民的有关论述,对“先进文化”的概念
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经验发展观
引用
被引:4
11.目录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与对策
thesis_Y938058
[硕士论文]胡传争政治经济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提出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最终目标是两国贸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单纯进出口贸易金额的相等。要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应该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尤其是美国起着关键作用,美国应该解决其国内的总供需失衡问题,只有美国总体进出口贸易实现了平衡,解决中美贸易失衡才有可能和意义,此外美国应该放宽和最终解除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为解决贸易失衡创造条件和氛围。中国也应该为解决贸易失衡做出多方努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扩大市场
中美贸易失衡国际分工出口管制内需扩大
引用
被引:4
12.目录中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问题研究
thesis_Y938056
[硕士论文]刘维丽国民经济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就资产证券化风险理论的发展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全文共分五部分来阐述该问题的研究: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与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介绍中外学术界对资产证券化含义的理解,以及对证券化过程中风险的认识,由此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理和国际实践。主要从理论上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和运作机制,并阐述其在国际上的发展与实践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资产抵押证券市场融资信用风险运作机制
引用
13.目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thesis_Y938025
[硕士论文]高亚莉国民经济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功能:流动性功能、风险分散功能、公司控制功能、产权定位功能、创新功能,并分析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需求机制、供给机制、开放机制、政策机制,运用实证分析法对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资本市场功能和传导机制的分析,对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作出一个较全面而深刻地定位。同时对目前资本市场出现的问题做以深入分析,从模型的结论
资本市场经济增长效应风险分散功能传导机制
引用
14.目录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
thesis_Y938027
[硕士论文]李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在分析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主要探讨这一伟大思想在新的形势下对世界社会主义复兴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的贡献及所具有的深刻现实意义。在充分参考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求实创新,谨慎探索,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多角度、深层次的把这一思想从其贯穿一个灵魂、强调一个核心、达到一个目标、抓住一个关键等方面分析了其思想内涵。
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用
15.目录和谐执政是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thesis_Y938050
[硕士论文]施文鑫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述了党的执政理念改革的客观必然性,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性地指出了党的执政理念创新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党的和谐执政理念。期望有益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党执政提供借鉴。 第一部分从历史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自身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部分通过对党的执政理念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和谐执政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
引用
16.目录论邓小平的同一性思想
thesis_Y938049
[硕士论文]侯彦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同一性思想。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邓小平同一性思想的形成条件,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这是对邓小平同一性思想怎样形成的回答。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邓小平同一性思想的内涵和特点,这是对邓小平同一性思想是什么的回答。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邓小平同一性思想的当代价值,这是对邓小平同一性思想的本身有什么价值的回答。
邓小平理论同一性思想形成条件当代价值
引用
17.目录统一战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thesis_Y938033
[硕士论文]赵正平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分别阐述统一战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如何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任务,加强统战工作。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战略任务。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一部分,它服务与并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战线力量凝聚
引用
18.目录和谐社会目标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分析
thesis_Y938042
[硕士论文]王红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对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新特点做出分析,并对如何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主要阐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进行人民内部矛盾分析的必要性。该部分主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社会发展目标下进行人民内部矛盾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论证,同时从方法论意义的高度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矛盾根源
引用
19.目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thesis_Y938044
[硕士论文]麻春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在对社会发展理念的逐步完善过程的回顾中,指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应有之义,并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中得以充分彰显。黑格尔曾说过: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那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正是当代社会发展中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确切表达。它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引与导向作用。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在当前发展状态中以人为本作为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正确解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理念
引用
20.目录新时期党内民主制度化研究
thesis_Y938054
[硕士论文]简政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摘要:本文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立足于党建理论和政治学有关知识,采用综合总结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对新时期党内民主进行制度化层面的分析和研究。 全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结束语,其中正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新时期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基本理论。着重阐述制度化的涵义,并指出新时期党内民主制度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第二部分,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历史和现状。回顾与分析历史,总结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新时期党内民主制度民主政治和谐社会
引用
被引:2
已选择0清除批量引用
1 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