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中国金属艺术当代发展研究thesis_D03324670 [博士论文]王克震设计学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多次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重要性、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在此背景下,以探寻“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为总体研究目标,具体从中国当代金属艺术发展为核心对象,就其“传统”到“当代”的发展嬗变过程中所面临的“价值”问题进行探究。本课题将聚焦于1949年至今中国金属艺术的发展,结合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尝试定位其当代“金工美学”的内涵于价值,从融合传统金属工艺的实践与思想展开
金属艺术历史源流美学思想价值取向
2.目录水溇之乡--绍兴溇村景观探究thesis_D03324441 [硕士论文]林俊杰风景园林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溇,是一种人工挖掘的,可以通行船只的水道,是村中“水道断头的地方”。它是组成绍兴水乡网络的最小细胞。千百年来,溇从最初作为一种绍兴田间排涝的实践智慧,到逐步发展成诸如“七十二溇”的景观系统,其与石桥、台门和埠头共同构成了绍兴水溇之乡的格局。然而,在一场以弘扬绍兴水乡特色的国际竞赛中,拥有绍兴身份识别的“溇”,并没有受到中外设计师的重视。如何理解水乡传统特色的“溇”,挖掘其传统水土智慧并创新运用到
乡村水道景观营造结构特征公共空间
3.目录羌绣非遗元素的数字化动态图形设计研究thesis_D03324424 [硕士论文]李艳艺术设计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提升,人们更加重视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四川阿坝州是羌族少数民族的主要的聚居地,羌绣就是由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民间艺术。在2008年羌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证明其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羌绣色彩鲜艳、绣法多样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羌族美学,也充分体现了羌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随着技术发展,在羌绣数字化方面逐渐有更多的研究与应用,
羌绣刺绣动态图形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
4.目录以“透明性”分析方法分析拙政园的空间层次thesis_D03324206 [硕士论文]陈凯茵建筑学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透明性理论”是一种分析建筑空间的方法,为我们揭示了对现代建筑的崭新解读方式。既然是解读的方法,必涉及到空间梳理与分析方式,本文将尝试运用“透明性理论”,试探性地分析以“拙政园”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园林空间。通过解读拙政园的内部空间层次,来探究如何通过空间组织和安排,从而传达诗意空间的内涵和美学精神。通过将分析现代建筑的方法论,应用于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解析,试图寻找解读园林空间的新视角,建立起中国
传统园林空间层次营造模式文化差异透明性理论
5.目录国难与动员:漫画宣传队及其抗战漫画研究thesis_D03324769 [博士论文]李光耀艺术学理论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1937年8月,漫画宣传队(简称漫宣队)为满足抗战宣传需要自发组建,并先后挂靠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和政治部第三厅。该团体集结了20世纪30年代沪上漫坛最中坚的力量,其活动作为一道独特的战时文化风景,重构漫画家参与社会变革的实践努力,近年来愈发引起学界关注。鉴于以往研究对漫宣队的整体把握不够充分,特别是对其宣传指向与创作间的相互塑造探讨相对欠缺,故本研究的写作旨趣聚焦在如何规避既定话语的笼而
抗战漫画漫画宣传队绘画创作文化范式
6.目录诗人的读者:马蒂斯的艺术家书籍研究thesis_D03324327 [硕士论文]何禹萱艺术学理论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在 1946 年发表的《我是如何制作我的书》(Comment j''ai fait mes livres)中,马蒂斯将斯蒂芬·马拉美(Stephen Mallarmé)的诗集描述为“我的第一本书”——对创造全新视觉文本的尝试。这本书亦成为本研究的起点,探索马蒂斯为阐释马拉美的诗句而使用的绘画和组织策略,并说明他是如何避免在文本上强加视觉主题或归纳框架的:诗人将词语从日常使用中解放出来,马蒂斯也
书籍插图绘画创作马蒂斯艺术风格
7.目录浅析十九世纪后欧洲城市风景画的画面特点--以郁特里罗、哈默修依、贾科梅蒂和洛佩兹为例thesis_D03324806 [硕士论文]张晋浩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城市风景,作为与自身创作有紧密关系的绘画母题,包含的内容广度及深度都很值得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来进行深入探究。城市风景颂扬了人的力量,展示了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与需要改造环境的过程。与此同时,城市作为一个“聚落”,也在不断的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城市在不断地被建设与修改的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政治经济等因素也对生活在其中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表现手法以及风格面貌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于作品中直观的
风景画城市题材画面构图形式美感表现手法
8.目录石库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thesis_D03324512 [硕士论文]闵少倪艺术设计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上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上涨。当前我国博物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中小型博物馆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本文首先阐述了“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中小型博物馆”的概念,对其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中小博物馆具有突出的地域文化亮点和价值潜力,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问题反思,强调中小型博物馆要基于自身视角,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 笔者以石库门博物馆文创产品为
文创产品设计博物馆地域文化感官联结意象协同
9.目录论当代绘画中有“意味”的线thesis_D03324485 [硕士论文]陈文韬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本文围绕当代绘画中线被艺术家所赋予的“意味”展开论述和研究,按照当代主义背景和时代意识下讨论线在绘画中的逐步显示出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主义初期,线的“意味”逐渐有了雏形,延深到当代,线的“意味”在当代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有了更多元的变化,通过收集相关作品和其背后的故事、理念、情感进行提炼。 文章会先通过讨论克莱夫·贝尔书中提到的“有意味的形式”,明确在贝尔笔下对“意味”的定义,并列举现代主义
当代绘画创作技法线条形式审美情感
10.目录回归与超越--水印版画平面化表现的研究与应用thesis_D03324396 [硕士论文]柯可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相较于其他艺术媒介,版画自诞生以来就具有平面化的特性,这也源于特殊的制作方式与材料。水印版画承载着民族精神历经千年的发展,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特有的水性意味使得其制作技法与表现方式拥有更多创新的可能,平面化在其中也具有独特的表现力。本文认为要全面认识水印版画的平面化表现,既要看到其客观局限性,也要看到其中所蕴含的积极价值与创新性可能。破与立作为辩证统一的关系,也时常用于艺术中进行讨论,破是寻找
水印版画平面化表现表现形式审美特征
11.目录余杭纸马中的视觉符号数字化创新应用研究thesis_D03324862 [硕士论文]周巧丹艺术设计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余杭纸马是浙江纸马的典例,其信俗的产生、发展与该地区民众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本文着重通过视觉研究法与应用研究法,探讨了余杭纸马视觉符号的特征与隐喻,传统符号再设计方法,以及数字化创新应用可行性。 本文首先对余杭纸马进行梳理,论述余杭纸马的形成和发展,总结余杭纸马与民间信俗的关系。其次,分析田野调查获得的纸马的图像、色彩、版式等数据,提炼出纸马的图像特征、文化价值以及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文学
余杭纸马民间信俗互动装置数字艺术
12.目录试论当代主题性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美育价值thesis_D03324328 [硕士论文]何止奇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主题性创作”这一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演变发展,期间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因其特殊的育人性质,一直被社会广泛关注。文章根据笔者的研究专业,以当代主题性中国人物画创作发展进程及其所蕴含的美育价值为主线展开研究,按照建国之后的时间线,分别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改革开放至世纪末(1978-2000)和21
人物画当代主题性美育价值艺术语言
13.目录传统美柔汀技法研究thesis_D03324825 [硕士论文]张怡宁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美柔汀(mezzotint)技法是一种能呈现微妙的色调层次的铜版画技法,由德国士兵路德维希·冯·西根于1642年在阿姆斯特丹发明。在18世纪末即达到技艺的巅峰时期,其特殊的凹痕美感在相关技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摄影技术发明后,受内部艺术历史传统和外部社会需求的影响逐渐走向消亡。经收集整理发现,详细记录该技法的现存文献资料较为稀少。且由于美柔汀版画是西方画种,技法引进国内时间较短,目前暂未有学者
铜版画美柔汀技法艺术风格美学特征
14.目录论具身认知视角下植物科普展示体验设计研究thesis_D03324419 [硕士论文]李文荟艺术设计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植物科普是人们对植物认识重要的手段之一。植物科普展示是植物园向大众传播自然知识的渠道,针对目前存在植物科普展示内容繁复,互动流程枯燥,缺少趣味的一些问题。本文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对具身理念概念和相关植物科普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多感官交互的设计要素,从行为-体验-认知三个维度将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觉器官和科普展示体验结合,从全新的视阈下探索用户认知行为的形成规律和体验模式,并通过实验展示的
植物科普展示体验设计具身认知理论
15.目录玻璃艺术中消色的艺术效果探析thesis_D03324454 [硕士论文]刘佳慧艺术设计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色彩是我们感知事物和创造情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这个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消色的应用反而更频繁的被提及。消色在色彩学上是指单纯的黑、白、灰,而在艺术创作中,是指通常运用消色的处理手法来达到饱和度降低的色彩效果,以此来表现特殊的情感内容。这对玻璃艺术中消色的讨论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消色在许多人心中的感受是单调、乏味,不具有鲜艳色彩的视觉冲击,尤其是在流光溢彩的玻璃艺术中。本文将聚焦于玻璃的消色
玻璃艺术消色处理视觉多样性审美特征
16.目录时间的痕迹--浅析敦煌壁画中的残缺美及其对个人创作的启示thesis_D03324802 [硕士论文]张楚涵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随着当代艺术在我国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开始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自身的创作、发展方向,可以说,中华文明中丰富的造型语言和人文精神是我国当代艺术向前发展的基石与源泉。敦煌石窟中的壁画艺术在我国众多艺术形式之中独树一帜,其造型、设色、主题、内容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点。历经岁月的变迁,当前的敦煌壁画与创作之时相比呈现出斑斓不堪的残缺面貌,但剥落、变色的痕迹并未使其丧失美感,反而
当代绘画艺术创作敦煌壁画残缺美
17.目录破碎的残片--路易丝·布尔乔亚早期绘画作品的形式研究thesis_D03324571 [硕士论文]施书勤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1911-2010)是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有着男性艺术家也无法企及的张力。在她的雕塑作品中许多物质意象延续了她绘画中的意象表现,但是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路易丝·布尔乔亚只是一个装置、雕塑艺术家,她的绘画作品显然被忽视了。路易丝·布尔乔亚说,绘画是她驱赶心中恐惧的方式。本文将着重关注路易丝·布尔乔亚的早期绘画,探寻它们的
绘画创作情绪表达材料选择路易丝·布尔乔亚
18.目录画与版--木版画语言转换研究thesis_D03324880 [硕士论文]祝寒雪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版画,既有画的因素,也有版的语言。在研究版画家制作版画的过程,我们会发现版画家们的画稿和版画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有时很大,有时微小。笔者认为画稿与版画之间的差异是研究版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版画家制作版画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中版画家对画面进行增删、修改,这与每一位版画家想要表达和内容和制版需求密切相关,从而呈现出版画语言的特质。因此,画稿与版画的转换关系一直贯穿着版画创作的过程,成为版画
木版画语言转换制版过程画面变化
19.目录《春》之旋律--多感知通道联觉机制下的音画同构个案研究thesis_D03324280 [硕士论文]朵乐乐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在人的发展进程中,需要运用感官系统,交互作用映射到人脑,形成对物质世界的映像,这种共通的感觉可以被学习、运用、分析。联觉与绘画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在分析经典作品时,往往容易被忽视。在西方艺术研究史中,视觉艺术的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德国著名艺术家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模式,另一条是法国现代哲学家德勒兹的图像运动理论。中国古代的诗意化传统,确证了声音和聆听作为绘画潜在叙事的可能性。先前在分析波提切利的《
绘画艺术波提切利视听联觉音画同构《春》
20.目录诗意的演绎--谈露西+豪尔赫·奥尔塔艺术创作中的“功能美学”thesis_D03324219 [硕士论文]陈婉月美术中国美术学院2023
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露西·奥尔塔(Lucy Orta)与豪尔赫·奥尔塔(Jorge Orta)以“露西+豪尔赫·奥尔塔(Lucy + Jorge Orta)”作为共同名义,开始合作介入社会的艺术创作实践。本文主要围绕他们作品中的功能性以及尼古拉斯·伯瑞奥德(Nicolas Bourriaud)“关系美学”理论意义上的 “功能美学”(Functional Aesthetic),试图阐述他们的
露西·奥尔塔豪尔赫·奥尔塔艺术创作功能美学诗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