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社会文艺学角度看中国70后卡通元素绘画thesis_D096043 [硕士论文]陈早天津美术学院2010
摘要:近年来,国内运用卡通绘画风格作为重要创作元素的年轻艺术家越来越多,这种卡通元素绘画也似乎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形成了一股潮流。本文选择文艺社会学作为一个总体理论支撑,切入对70后卡通元素绘画的研究当中,通过对它的产生、创作及其反映论、社会功用等方面的梳理、分析和说明,试图得出对这一绘画类型的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针对它目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引导建议,以期能够使70后卡通元素绘画能够朝着
绘画风格卡通元素社会文艺学社会功用反映论
2.视觉经验与素描方式thesis_D095975 [硕士论文]孔令伟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在素描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都与我们对视觉经验的认识有关。素描方式是通过对视觉经验进行整理、过滤和抽取,逐步建立起来的视觉沟通、图示创造的一种手段和一个途径。素描方式来源于视觉经验,所有的素描方式都是从视觉经验中形成的。对视觉经验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素描方式形成过程的理解。
本文通过东西方美术例证分析画家的视觉经验的形成,并引申到讨论视觉经验与素描方式的关系问题对我国
视觉经验素描方式图示创造
3.情随笔转——线条艺术的情感魅力thesis_D096008 [硕士论文]李子晶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线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不论中西方,线条都是画家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当代有些人忽视线条的精神性和情感性,画面中那些死板、平淡无味的线条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观者。有句话为:形为心之象。所以线条不仅表现物象,是其轮廓线,而且也要传达画家自己的主观情感。本文以情感为主线,以线条的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为主要依据,结合文字资料辅助论述。通过对情感本身以及线条自身形态的情感性表达的梳理,主要分析了
线条艺术情感性表达中国画艺术特色
4.论当代艺术中的“中性”身体现象thesis_D095989 [硕士论文]武沛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近年来,“中性”作为一个活跃并带有争议性的性别文化现象,反映在当代都市文化的众多领域中。有人将其总结为一种“无性”的美学,或称其为“中性美”,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当代都市的一个美学亮点。无独有偶,都市文化中盛行的“中性风”,同时也与领军前沿文化的当代艺术产生了共鸣,“中性”身体越来越多的以图像的形式出现在当代艺术作品之中。本文主要以“中性身体”这个特殊的艺术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代艺术作品“中性
性别文化都市文化中性美身体图像审美取向
5.论照片在当代绘画中的运用thesis_D095994 [硕士论文]申大鹏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在当代,利用照片进行架上创作已成为我们艺术创作主要方式之一。我们可以从照片中发现无尽的视觉信息,利用它来丰富我们的传统架上绘画。
本文第一章从绘画的目的,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两个方面提出照片在绘画中的运用是必然的。并且详尽介绍了照片运用于绘画的历史发展过程。
本文第二章例举了中外多个利用照片进行艺术创作的著名艺术家案例,帮助读者体会他们的创作思路与思维模式。指出:优秀的艺术家都可以从
当代绘画照片艺术创作
[硕士论文]曲宁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清代山水画,发展至“清初六家”,可以说达到顶峰。他们继明代董其昌之后恢复古风,领导画坛,当时被视为山水画“正统”。唐岱作为王原祁弟子,又与其师先后供奉内廷,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作品深受三代帝王推崇。可以说,唐岱代表了清代“正统”山水画的一脉,并且是宫廷画师这个特殊群体的代表性人物。但对于其生平、作品及其画论著作《绘事发微》,缺乏翔实的专著来予以考证和分析。
文章将分三个部分:由“画画
唐岱绘画成就清代山水画宫廷画师《绘事发微》
7.广告媒介个性化趋势下的人文关怀thesis_D095991 [硕士论文]王华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本文针对广告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大潮中,如何对消费活动施行“人文关怀”精神层面的媒介服务,以及媒介个性化趋势的研究。文章指出了传统媒介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需求;消费者对惯有的消费模式不满。针对以上两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传统媒介自身必须延展,以满足大量、快捷、准确无误的信息传递。广告媒介要积极适应“个性化”消费,大力倡导实施“人文关怀”式的消费模式。前者倡导由原有呆板营销的媒介
广告媒介人文关怀消费模式
8.浅析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问题——设计师应对策略thesis_D095974 [硕士论文]刘皎洁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从公共艺术的源起出发,来认识和了解公共艺术本身的性质特点,进而更深刻的认识公共艺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增强、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以及城市建设的开展,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的广阔的土壤。与此同时,我国公共艺术在发展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公共艺术的设计师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应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同时它也是在对培训公共艺术设计师的教育中一直希望能够
公共艺术设计师城市建设
9.形意兼容——汉字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表现方法研究thesis_D095998 [硕士论文]马赈辕艺术设计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随着设计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趋势,标志设计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由于中国在的国际事物中地位与作用与日俱增,世界对中国以及其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重新定位与发掘,汉字图形标志的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汉字图形有着不可比拟的视觉功能性与审美性,它是“形”与“意”完美结合的视觉符号。尤其是汉字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表现方法上,将这一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文通过汉字图形“形”与“意”兼容
汉字图形现代标志设计视觉符号
10.论当代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与我的版画创作thesis_D095993 [硕士论文]王胤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当代的艺术状态我想是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当代艺术家具有强烈的艺术批判性,对流行的和群体的东西之间保持精神的独立性,保持思考的必需性,保持面对这个时代和社会的严肃性。
当代版画,重视本体建设,人们开始呼唤对现实及版画的精神文化品格的关怀。我的版画创作通过描绘公共形象与私密形象的并置来传达我对处于这个时代中的个体生命与特定现实的某种关系的感受,运用波普意味的多重重复性样式,表现主义的绘画
艺术家生存状态版画创作公共形象
11.试析版画创作中的恋“空”情结thesis_D095977 [硕士论文]孙莉娜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对比于艺术现状的纷乱,“空”境是种更为有意趣的情结。所谓的“空”不是单纯的“无”,而是指净化或重新过滤后的思维,和艺术品物质上的精华化表达。“空”的概念可以延伸到诸多领域中,无论是在直观视觉上,还是在意境联想上,“空”都是更带有深层含义和舒畅感觉的效果。从观者的角度想,“空”为他们营造着舒适的氛围,也让他们在思想上与艺术家进行着交流。在我们的创作过程中,正是需要这样的“空”来提高我们的艺术品味,
版画创作恋空情结直观视觉艺术品味
12.水墨的当代性——当代语境下的水墨个案浅析thesis_D096007 [硕士论文]陈一云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从水墨画来讲,很多中国的文化被西方强势的经济文化压倒或者肢解,支离破碎,从而我们反思我们的文化是哪儿出了问题,是中国的哲学文化,是孔子还是庄子导致的落后。我们甚至失去了方向和目标,处于被动挨打的从属位置,甚至唯西方是从。你看看所谓的前沿性实验水墨艺术,多少艺术家都是画的一个形式。这个形式是典型的西方的外衣和虚壳,学的真快,看了就立即搬来,自己的东西没有,看不到根在哪儿,不了解自己祖先留下的优秀
水墨画哲学文化水墨艺术
13.谈绘画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与画面语言thesis_D095992 [硕士论文]王夷光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绘画艺术创作中情感的作用和画面语言是不可分割的,画面语言因有情感的推动而生动感人,情感也为画面语言带来丰富多彩的审美境界。理想的画面是一种情感的凝缩,只有那些真正使创作者本身为所动的情感体验,才能成为震撼或抚慰观者心灵的内在力量。本文从绘画的表现方式、时期性、时代性、地域性、个性化及后现代主义等方面谈情感与画面语言的相互促进关系。
绘画艺术创作情感表达画面语言后现代主义
14.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游戏精神thesis_D095988 [硕士论文]杨檬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所谓“游戏”的方式既是一种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艺术态度。正是借助于它,艺术家们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观。在当代艺术氛围的培育下,许多艺术家的作品或画面形象也都充满了游戏性,而在此之外的各类题材作品,在叙事方式、美学风格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游戏化的倾向。这种状态使一些人担忧的是其不严肃性。大多数人认为创作应该是严肃的,或者是很严肃的,将游戏视之为儿戏。其实,严肃性和游戏性这两个概念并没有冲突,可以是严肃
艺术创作游戏精神生活态度叙事方式美学风格绘画视觉
15.明宣宗绘画艺术研究thesis_D095978 [硕士论文]孟雷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明宣宗(1399—1436),姓朱,名瞻基。建元宣德,都北京。自号长春真人。太祖曾孙。工书画,善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及动物。对明代文化艺术尤其是明代宫廷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明宣宗的绘画艺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不仅侧重技法、风格、题材的研究,而且注重探讨画家的生平、社会地位、社会交往、文化环境等方面对其艺术的影响,将其作品放入到历史语境当中进行不同侧面和角度的分析。
明宣宗绘画艺术宫廷艺术社会地位
16.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版画thesis_D095995 [硕士论文]郑盼盼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置身于当代中国社会,各种文化融会交织在其中。由此我们的自我认知也就受到正在发展进行的先进文化的影响,致使自我显得更加有限和孤立,往往难以从整体上把握世界。但在版画艺术中“自我认知”的局部性并不狭隘,甚至会带有见微知著的意味。我们的版画艺术应该重新回到现实,成为我们关注生活和反省生活,直面现实世界也直面现实自我的表达方式。由此,对生活的自我认知或者是自我表现方式已成为当代现实主义版画的特质。导论
现实主义自我认知版画艺术
17.游走在经纬天地间的纤维——现代纤维艺术的符号学浅析thesis_D095985 [硕士论文]有雯雯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不论是以“用”为主要目的纤维艺术,还是作为现代艺术新成员的现代纤维艺术——它一方面以追求“美”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以“人本”精神为宗旨——都是纤维艺术的研究范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二者是息息相关,共同发展的。本文目的便是着重研究“现代纤维艺术”这种独特的语言,从而可以更好的发挥纤维产品和艺术品自身的各项功能。
纤维艺术符号学人本精神
18.论波普设计的风格特征thesis_D095980 [硕士论文]张晓丽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波普设计是后现代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形式之一,本文围绕着这种设计形式做出考察与梳理,通过对波普设计产生的原因和一些案例的分析来说明其风格特征。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波普设计风格形成进行分析;以期还原波普设计产生的背景;其次对波普设计的代表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次,对波普设计的风格特征进行分析,力求对其特征有较深入的了解;最后一部分试图分析波普设计影响意义。通过分析与论证,本论文认为,波普设计的
波普设计风格特征多元性需求
19.锐意创新为态度·多面审思求正道——一个关于艺术创作方法论研究的个案分析thesis_D096006 [硕士论文]张霆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在多元化、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当前及未来全球社会背景下,求艺者在学习与创作中的当务之急应该是 “创作方法论的创新”,本文以此为论点;以个人创作经验的梳理;对当下时代特征的分析;对现行的依然隶属于后现代创作体系之后的艺术创作方向进行的预览,此三方面审思的结果为依据。从对个体创作经验生发轨迹的尊重;方法论创新的角度对艺术史的再认识;创作方法创新的必要性。三个层面论证,“创作方法创新”意识具备与否,将
艺术创作后现代主义个体创作
20.从环境关注花鸟画的发展thesis_D096003 [硕士论文]赵余钊美术学天津美术学院2009
摘要: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特定的环境,花鸟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也不利外。花鸟画的产生源于人类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与环境的环境关注,花鸟画表现的多是源于自然环境的花草鸟兽,这也对相关自然环境的反映,如花鸟画的 “徐黄异体”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同时反映了画家关注环境的不同角度,也反映了两种什么倾向。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引起审美的变化,但随着花鸟画的独立发展使其疏离了与其相关的自然环境,使花鸟画的
花鸟画环境关注徐黄异体绘画风格